本文作者:佛系玩家

马上评丨整治“开盒”乱象,平台要当好守门员

马上评丨整治“开盒”乱象,平台要当好守门员摘要: ...

近日,中央网信办专门印发通知,从阻断“开盒”信息传播、完善预警机制、加大惩治力度、优化保护措施、加强宣传引导等多个维度明确工作要求,督促各地网信部门、各网站平台进一步强化“开盒”问题整治工作。同时,召开专题部署会议,要求多家重点网站平台切实履行主体责任,以“零容忍”态度坚决打击“开盒”乱象。

所谓“开盒”,是指不法分子通过非法手段进行网络搜索、挖掘,搜集个人隐私信息,包括姓名、个人照片、身份证号、家庭住址、手机号码、社交账号等,将这些内容在网络公开发布。被“开盒”人往往会遭遇网民的侮辱谩骂、造谣诋毁,甚至在现实生活中也会遭到骚扰。

对这样一种升级版“人肉搜索”,近年来监管部门已多次开展整治行动,但从现实来看,这一乱象并未销声匿迹。如不久前,就出现一名13岁的未成年人对一位孕妇“开盒”的事件。

需要强调的是,“开盒”不是无伤大雅的玩笑事,而是涉嫌违法犯罪的互联网毒瘤,性质极为恶劣,如果任由这样的风气蔓延,每个人都可能成为受害者。一个清朗有序的互联网空间,绝不容“开盒挂人”兴风作浪。

此次相关部门就进一步强化“开盒”问题整治作出专项部署,再次释放了零容忍的严治信号。

要彻底扭转这一风气,互联网平台是责无旁贷的重要一环。此次专题会议特别点名了十多家重点网站平台,且已依法按程序处罚3家大型网站平台,这在过去是不多见的。“高规格”的背后,对应的正是问题的严峻性,以及对平台的更高要求。

专题会议明确,将督促网站平台深入清理各类违法发布个人信息,诱导网民跟进泄露隐私,借机进行攻击谩骂、嘲讽贬低的内容。并要求,对于组织煽动“开盒”、提供“开盒”服务等账号、群组,一律予以关闭或者解散。此外,还要求升级完善保护措施,指导网站平台加大“开盒”风险提示力度,设置涉“开盒”举报快速入口,及时核实网民投诉举报。

一句话,网络平台要当好守门员,有效压缩“开盒挂人”的滋生空间;并且不能只事后处理,更要把治理端口前移,加大风险防范力度。像一些“开盒”行为一般从攻击谩骂开始,一旦有了苗头,平台方面就有必要借助技术实现精准识别,从而及时采取“熔断”措施,将风险消除在萌芽状态。

要特别指出的是,如今的“开盒挂人”已呈现出产业化特征,除了有一些专门提供“开盒”方法、教程与服务的灰色生意,还伴随着个人信息泄漏、贩卖等灰色产业链。因此,要治本,还需要深入源头。

这次通知明确,要结合个人信息保护系列专项行动,深入治理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等问题,会同有关部门严厉打击泄露、盗取、贩卖个人信息,以及利用个人信息开展违法犯罪活动等行为。也就是说,要真正构建从平台到监管部门的常态化联动共治机制,既要及时清理各类侵犯个人隐私的违法信息,也要上溯到对背后的信息犯罪链条的打击治理。

还要看到,“开盒挂人”的风气,在一些小圈子里尤其流行,相关整治也要突出重点。大量案例表明,变异的饭圈文化、粉丝经济,往往是“开盒挂人”的深层动因。对此,平台也有必要结合对饭圈乱象的整治,开展更有针对性的防范和引导,提升治理效率。

“开盒挂人”的本质,是利用技术和平台,将非法曝光个人隐私当成伤害他人的武器。平台就该守土有责,绷紧防范之弦,充分用好技术手段,不让“开盒挂人”有可乘之机。同时,整治“开盒挂人”,也需要每个网民自觉防范和抵制,切勿稀里糊涂被利用充当了“开盒”者的打手。

阅读
分享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验证码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2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