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佛系玩家

网传滑翔伞爱好者被云吸到8598米高空后生还,国家体育总局工作组展开调查

网传滑翔伞爱好者被云吸到8598米高空后生还,国家体育总局工作组展开调查摘要: ...

网传 5 月 24 日,一名滑翔伞爱好者 " 六哥 " 在祁连山飞行时被云吸至海拔 8598 米后奇迹生还,他带着的摄像设备录下过程。视频显示,他未携带氧气面罩、脸部直接裸露、全身覆满冰碴,但他仍坚持有意识地控伞,最后安全着陆。着陆后他表示感受到缺氧,过程十分惊险。5 月 27 日下午,记者从嘉峪关市委宣传部获悉,目前国家体育总局已成立工作组抵达当地介入调查。同时,记者采访了气象科普博主、滑翔伞专家、资深民航业内人士、律师等,对该事件进行全方位解读。

网传滑翔伞爱好者被云吸至 8598 米高空

国家体育总局抵达当地调查

5 月 24 日,有多位网友发视频称,滑翔伞爱好者彭玉江(网名 " 六哥 ")在祁连山飞行时意外被云吸至海拔 8598 米高空。视频中显示,彭玉江从 3000 多米高处起飞,面部未佩戴氧气面罩。飞行途中,彭玉江的滑翔伞失控无法降落,迅速攀升。他全身覆满冰碴,但仍保持控伞意识。安全着陆后,他回忆称:" 终于出云了,当时感觉到缺氧,手在外面一直冻着,手露在外面了,不知道要弄到棉手套里。"

网传男子高空飞行视频

记者搜索发现,该视频是由滑翔伞爱好圈的多名网友发出的,而彭玉江的短视频账号设置为私密,无法查看其视频内容。一名曾和他在网络平台互动过的博主在评论区点赞彭玉江的飞行行为,但后来又删除了与他共创的视频。另外,一名和六哥相识的圈内人回应记者:" 六哥说这是事故,不值得宣扬,不接受采访。"

网传飞行最高高度达 8598 米

在如此极端的环境里,不仅生还,还拍下了高空画面,是如何做到的?有网友猜测,该视频的拍摄设备是 " 影石全景相机 "。记者致电影石官方,工作人员表示,从目前已知的画面信息来看,暂时无法确定其是否使用了旗下相关产品。不过,他们的部分产品确实可以在高空使用:" 曾有使用者把我们的设备安装在卫星上。如果是在零下三四十度的条件下使用,可能是使用者用特殊涂料对设备进行了保护。"

根据国家体育总局《航空体育运动管理办法》第十四条规定:从事航空体育运动的单位和人员开展飞行活动,应当按照规定向空中交通管理部门申请空域,获准后方可实施飞行。根据此前消息,涉事男子此次飞行没有报备。根据国家体育总局有关规定,此类飞行应申请空域,获准后方可实施。事发当天,涉事滑翔伞、起飞场地、相关空域均未向主管部门报备。甘肃省航空运动协会、张掖市、嘉峪关市有关部门已对此次事件展开调查。

5 月 27 日下午,嘉峪关市委宣传部向记者表示:" 男子人没事,目前国家体育总局已成立工作组抵达现场介入调查。"

气象学博士解读 " 云吸 " 现象

普通积雨云上升气流 " 吸入 " 速度很强

网传彭玉江遇到的是滑翔伞 " 云吸 " 事故,这是滑翔伞运动中一种特殊的飞行现象,通常指飞行员利用云层附近的上升气流实现快速爬升。中气爱联合主创、复旦大学气象学博士生傅正航告诉记者,根据网传视频分析,事发时可能有一股从印度西北部输送过来的水汽取道青藏高原北侧,直抵祁连山脉,配合高空槽过境,激发出了一些对流云团。" 对流云中水汽凝结会释放热量,进而加热云层,并导致更强的上升气流。更多的湿空气从云底周围被吸入,这些空气凝结后,又再次加剧了上升气流,如此循环往复,产生了强大的‘吸力’。男子遇到的‘云吸’是发生在积雨云底,而且是有滑翔伞的情况下,加大了受力面积,升力很足。"

傅正航说,积雨云是一种代表强对流发生的云,通常云顶高耸,内部上升气流非常强烈,普通积雨云内部上升气流速度在 10-15m/s,相当于城市道路通勤的车速。在一些特别强烈的积雨云中,上升气流速度可达台风风速。

傅正航表示,根据网传图片,彭玉江在 " 云吸 " 中最大攀升速度为 9.7m/s,遇到的应该是普通积雨云。并且,积雨云中还可能出现冰雹、雷电等情况,除非是身体素质过硬、经验丰富的飞行员,否则很难坚持控伞直至安全降落。

博主 " 中国气象爱好者 " 发文分析称,从事发地附近的敦煌气象站的探空数据可以推测出,当时接近 8600 米高度的温度大致在 -35 摄氏度左右、风速 25m/s 左右,体感温度可以低到 -45 摄氏度。

" 这种环境下不做任何防护只要 5 到 10 分钟就会被冻伤,所幸当时冷暖空气对撞还不激烈。不然在这个高度遭遇雷雨、大风、冰雹天气的话,生还的可能性就非常小了。"

博主 " 中国气象爱好者 " 发文分析称

8000 多米已达民航对流层

若在航线区域内,危险性很大

记者咨询滑翔伞飞行专家詹永海。詹永海毕业于沈阳炮兵学院航空气象专业,在部队曾担任空降兵教练员,现任中国航空运动协会认证滑翔伞 / 动力伞、动力降落伞教练员,中国航空运动协会滑翔伞项目考官。

詹永海告诉记者,在 8000 多米的海拔环境中,缺氧是飞行员需要面对的一大难题。" 滑翔伞飞行的高度和范围都需经过严格的审批,飞行时还必须携带供氧、通信定位、气象监测等设备。从网传的视频中看,飞行员未佩戴高空供氧设备,因此很可能他就是发生了意外,不然此举危险性极大。" 詹永海说,从 3000 米开始,空气氧含量降至海平面约 70%,而在 8000 米高度,氧气浓度仅为 30% 左右。高空缺氧会严重削弱飞行员对伞体状态、气流反应的处理能力,飞行员可能会出现判断力会下降、意识模糊、动作迟缓、视力模糊、冒冷汗、晕厥坠伞、甚至死亡等严重后果。除了对他自身有伤害外,如果没有进行报备,还有可能会民航造成一定影响。

记者咨询了一位资深民航业内人士,他表示民航客机一般在 9000 米到 12000 米飞行,也有巡航飞 7800 米、8100 米、8400 米高度的,该滑翔伞爱好者上升的高度已经到达了民航巡航高度了。那么是否会对民航飞机产生影响?" 这要看他的飞行区域是否与航线区域重叠。民航客机的巡航速度通常在 800-1000 公里 / 小时之间,速度是很快的,如果该男子出现在航线上,特别是在飞行员意料之外的情况下,就很容易发生碰撞。对人和飞机来说,危险性都是很大的。"

高空飞行是否违规?

律师解读:属于 " 黑飞 " 行为

记者就此事咨询了浙江铁券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张永辉律师,张律师认为:根据《航空体育运动管理办法》(国家体育总局 2000 年发布),滑翔伞飞行需提前向空中交通管理部门申请空域,申报内容包括飞行时间、地点、高度、参与人数、器材型号等,经批准后方可实施。

此次事件中,男子未报备飞行计划及起飞场地,属于 " 黑飞 " 行为,已违反上述规定。气象条件与飞行安全要求,法规明确要求组织者需严格掌握气象条件,禁止在云、雾、降雨等不利天气下飞行。此次事件中,男子遭遇积雨云强上升气流(速度达 20 米 / 秒),属于典型的违规气象条件下飞行,暴露了气象预判和设备准备的不足。飞行高度限制滑翔伞合法飞行高度通常限制在 5000 米以下,而此次飞行达到 8598 米,不仅突破行业规范,还进入民航客机平流层巡航高度(约 8000-12000 米),对民航安全构成潜在威胁。

中国空域管理分为以下几类,不同空域对飞行活动有严格限制:管制空域,包括机场飞行区、航路、航线等,需经严格审批。滑翔伞等通用航空活动需避开民航航线,若需进入管制空域,必须提前申请并获得许可。非管制空域,通常指低空(3000 米以下)非密集区域,允许通用航空活动,但仍需报备飞行计划。

此次事件中,祁连山区域虽属非管制空域,但未报备飞行仍属违规。特殊用途空域,如军事禁区、临时禁飞区等,滑翔伞活动需完全避开。此次事件未涉及此类区域,但突破高度的行为可能触发其他航空安全机制。

阅读
分享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验证码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1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